文章内容
《流浪地球》是刘慈欣创作的中篇小说。获2000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。
2018年11月23日,荣获2018中国科幻大会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。
原著全文,共计约2.3万字,预计阅读时间约2小时。
一、内容简介
太阳即将毁灭,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,寻找新的家园。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,为了拯救地球,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,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。
二、作者简介
刘慈欣,男,出生于1963年6月,祖籍河南,山西阳泉长大,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(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)水利工程系,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。刘慈欣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,他的风格多次变换,直到90年代中期才逐渐定型,并开始赢得读者的喝彩。1999年发表第一篇作品──短篇小说《鲸歌》,同年首次以短篇小说《带上她的眼睛》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;2000年《流浪地球》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。刘慈欣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“三体三部曲”(原名“地球往事三部曲”)更是备受读者与媒体的赞誉,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,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。2015年3月30日,刘慈欣正式宣布成为腾讯移动游戏想象力架构师。
三、作品鉴赏
《流浪地球》创意恢宏,大气磅礴。幻想太阳即将毁灭,人类不得不在地球上建造推进器,靠其动力使地球飞出太阳系,重新寻找适宜生存的家园。其次和一般科幻小说相比,《流浪地球》更注重对情感的挖掘,尤其对宇宙灾变过程中人类细致入微的心理进行深入刻画,在叙述氦闪这样的大浩劫面前,并未忘却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追问,使科幻始终未脱离文学的轨道,依然以文学的方式感染着读者。 人作为万物之灵长,有着更高的智慧与能力。不仅可以充分认识外界,还有深刻的自省精神及修改不足的可贵优点,因此地球上没有哪一种生命比人类更加强悍。然而,将如此智慧的人类放入时间上无始无终、空间上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,却成为不值一提的草芥。《流浪地球》中人类通过天文观测可以预知未来发生的氦闪,可以停止地球的自转,用发动机给地球插上翅膀,将其作为一个庞大的航行工具驾驶至外太空,寻找新的栖息之地,还可以用反物质导弹清除运行轨道上小行星的阻挡,一路克服各种艰难飞奔向安全稳妥的未来。 除却这些科技力量的运用之外,人们还懂得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控制自身,缩小族群数量,牺牲当下的利益而着眼于未来。但是,无论人类如何殚精竭虑、费尽心思,却敌不过自然界一个小小的喷嚏。地震、洪水、干旱、低温、酷热、氦闪,每一个波动都可能使人类的族群在瞬间湮灭。人,只能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,而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本。对自然的敬畏,成为《流浪地球》压倒一切的主题。 作者心目中的科幻不是去怎样彰显人性,而是借以反映人与自然或者宇宙关系的手段,某种意义上,它更是一种思维的方式。因此,《流浪地球》中并未对人性予以过多描述,相反,它着重描绘了特定科幻背景下人类的悲剧性及自我异化。因为身处流浪的地球,所以妈妈并不在乎爸爸的出轨,而出轨的爸爸也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在放荡了一段之后又百无聊赖地回归了家庭;因为身处流浪的地球,所以会有地球派与飞船派之争,会有观点不同而引起的械斗战争;因为流浪的地球,所以会有联合政府与叛乱者之间的冲突,血流成河尸骨遍地。地球的流浪,成为这一切矛盾产生的最终根源。而流浪本身则归结于人与宇宙的关系,这种关系并非亘古不变,万世长存,相反它始终处于或大或小的变化之中,人类要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种种意想不到的变化。 小说中呈现出来的磅礴氛围、神奇遐想、新颖构思带给人更多的想象力。 例如: 文中对等离子体光柱的描写: 用明喻的手法将等 离子光柱比作宫殿,用雅典卫城的大小来给读者呈现光柱的体积, 将里面巨柱发出的光比作日光灯管发出的光,这些形象的比喻。这些细致的刻画,唤起读者无尽的想象,仿佛置身其中。 再比如: 在 地下城对灰色的描述。犹如整个宇宙下了一场大雾,城市幸存的高楼形单影只地立在冰面上,挂着长长的冰棱柱。这些描写都形象具 体,给读者无尽的思考与联想的空间。